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校概况 > 教育教学 > 正文

教育教学

教育:专经书院时期。官学化的书院是清政府“赖以造士”的主要场所,其目的是“全要养成贤才,以供朝廷之用”,成为科举的附庸。1912年9月的《小学校令》规定:“小学校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、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,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”。“读经讲经”、“中国文学”两科改为国文课,“读经讲经”受到淡化。

1937年,国民教育方案实施,为图“以政教合一的办学体制,达到管教养卫合一的目的”。以本县乡土自然环境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防等材料为主,让学生了解南川,培养服务家乡的思想感情。抗战时期还特别注重民族意识的唤起,抗战精神的激发,以及抗战自卫等必需的应用知识技能的养成。

1941年11月后,隆化中心校依据教育部公布的小学训育标准,于1946年制订思想品德教育细则,对低中高各年级“忠勇、孝顺、仁爱、信义、和平、礼节、服从、勤俭、整洁、助人、学问、有恒”方面皆提出有区别的具体内容。在道德训练方面使学生养成礼义廉耻的观念和亲爱精诚的德性;在日常生活训练方面使学生养成节俭劳动的习惯和生产合作的智能;在政治训练方面使学生养成奉公守法的观念和爱群乐群的思想。

自1950年以后在学校中开展了学习苏联教育经验。1953年推行五年一贯制。1958年9月实行教育大跃进,经历了“反右倾斗争”、“勤工俭学”、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、“大炼钢铁运动”等。1963年3月,根据《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》稳定学校秩序。1963年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,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较大变化。 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指导教育工作,1966年下期在学校中建立红卫兵(红小兵)组织,“造反”、“破四旧”、“横扫一切牛鬼蛇神”,迫害干部和教师、破坏国家财产文物。学校的德育水平也急剧下降,学生中的违法违纪,不文明的现象突出。

1976年10月后,开始拨乱反正。改革开放之后,学校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。实行四育人(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校园育人、服务育人)的管理,落实整体育人。1986年、1990年先后被评为“涪陵地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;少先队大队先后被评为“四川省先进集体”和荣获“四川省红旗大队”,“全国雏鹰大队”称号。

2000年以来学校坚持以德立校,以“德育为首,精心育人,全面发展,追求卓越”为办学方向,确立“五彩阳光,金色童年”的办学理念。以“品学兼优、情趣尚美”为人才培养目标。尤其注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,以“挺胸、抬头、走路”为校训,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,坚持文明、安全、守纪、卫生好习惯养成的常规教育与考核,形成优良校风。

从2003年开始,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建设,已修编一、二版《读经典润人生》,将《文明三字歌》、《快乐安全车》童谣、精选“风采展示”剧本和自编《绳彩飞扬》等作为校本教材,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。2005年,学校校刊《扬帆》创刊。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、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、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。

教学:书院课程以攻读经学为主,参读《四书集注》、《圣谕广训》、《学政全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宋明理学家的著作,其他课程有对偶声律、书法等几门。学生必须严格按山长制定的教学计划攻读,在自读中发现疑难问题由山长予以解答。山长对诸生严加考课,考后评出等级,按等给奖。专经书院的教材均为中国传统经典。

女子学堂所用的教科书是1906年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《最新国文教科书》。1917年以前所用教科书均用文言文编写,直到1920年以后才将教科书改为语体文,文言文教科书逐步被淘汰。

1939年后隆化中心校执行教育部修订课程标准,初小阶段将社会、自然两科合并为常识,劳作、美术两科合并为工作,体育、音乐两科合并为唱游;高小阶段社会科分为公民知识、历史、地理三科,从4年级起算术加授珠算,以配合学生就业需要。1942年,教育部修订小学课程,将公民训练改为团体训练,其他科目为音乐、体育、国语、算术、常识、社会(公民、历史、地理)、自然、图画、劳作、童军。其中将国语分为说话、读书、作文、写字四项。

当时的隆化中心校还针对教学脱离实际的弊端,注意对学生实行“于读书、识字、学问之外,更当注意动手能力,力求适用,‘手脑并用'的教育原则”。根据1939年四川省政府《实施战时教育》的要求,厉行军训童训,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,以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,尤以书法、音乐等的表演和竞赛为多,使学生的课外教育得以实施。1950年代学习苏联教育家凯洛夫《教育学》,采用苏联当时的教学计划和部分教材,在考试制度上模仿苏联实行5分制,废止百分制。在小学学制上改“四二”制为五年一贯制。在教法上,推行苏联教育学家的“红领巾”教学法。

1958年至1960年“大跃进”,学生在相当多的时间内以劳动代替教学,偏离了教育方针,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。

1964年2月后,学校采取了许多减轻学生负担,增强学生体质的措施。

文革中经历了被迫停课“闹革命”。“停课闹革命”,批“智育第一”、“师道尊严”,教学秩序被打乱,教学质量严重下降,造成了“读书无用”的不良社会风气。十年动乱后根据新的《课程设置计划》恢复教学秩序。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。

1 [2]